三七之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08章,大理寺断案实录,三七之间,18PO脸红心跳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这个时候的路况不是很好,若是单纯人力拉车的话需要好几个人配合,费力又费时,加上边塞之地,需要用到的地方很少,所以她才会很惊讶。
她又看了一圈,并没有见到驴马,一时间想不到它的用途。
就在这时,院门外又传出一阵吵闹声。
还不等桑榆反应过来,阿疆的声音已经先一步传到了她的耳畔,“阿翁!我带陆先生来了!”
原来是阿疆来了。
少年阿疆小跑着闯进院子里,和他一同进门的还有一个穿着精贵的中年男子,桑榆猜测,这位应该就是阿疆口中的陆先生。
据阿疆所说,陆先生是两年前来到他们村子的,因为屡次秋闱不中,所以他心灰意冷之下远离家乡,来到这个贫苦的地方自我放逐。
不过陆先生的运气不太好,他来到边塞不久之后就遇到了突厥悍匪,不但弄丢了行囊,还差点儿送了命,好在村长放羊路过,将他背了回来,救了他一命。
后来陆先生感念关头村的恩情,便留在了这里,偶尔教授一些孩子读书认字。
从阿疆的口中可以得知,陆先生是一个怀才不遇,知恩图报之人。
不过桑榆见多了宋先生之流,对于这个“大才”的陆先生倒不是很在意,只是好奇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在边塞的待下去?
听到门外有动静,屋子里的人陆陆续续出来了,桑榆见状,也小步走到崔叙的身旁站定。
“在下陆昂,见过各位郎君。”陆先生一见崔叙等人,连忙慌张地行了一礼,他眼眶湿润,似乎是见到了亲人一般。
崔叙也回了一礼,“久闻陆先生大名。”
陆昂忙不迭地摆摆手,“哪里哪里,是村子里的人缪赞了,某就是一个落榜的读书人,当年若不是村长好心相救,某早就没命了。”
也许是在边塞之地呆久了,陆昂看来很拘束,他的身上少了一丝书卷气,举手投足间也带着对崔叙的几分敬畏,像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孩子见到家长一般。
这个陆先生还真有点意思,和桑榆见过的大多读书人都不一样。
村长见双方认识了,连忙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屋里坐坐,接着聊天说话。
崔叙却道:“不了村长,我们今日有些疲惫了,想早些休息,不知道村子里是否能腾出空房间?”?“能,能,我家就有一间空房!”村长还没回答,阿疆已经叫了起来,“我已经跟我阿娘说了。”
村长垂下的手动了动,似乎很想再次给阿疆一巴掌,“贵客难得来此,怎能如此轻怠?还是吃个便饭吧?”
陆昂也道:“是啊,某还想着同诸位秉烛夜谈呢。”
崔叙笑意不改,“不必,我等还有要事在身,久留不得,想早日歇下养足精神,明日好一早好赶路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