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的糕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3节,篡清:我初恋是慈禧,沉默的糕点,18PO脸红心跳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江南大营的人在吹捧他,德兴阿,翁同书也在吹捧他。
把他的骁骑营,吹得天上地下少有。
不仅仅是他,就连他带来的骁骑营,也觉得自己恢复了祖宗荣光。
他们忘记了,自己攻打六合和新城的时候,几乎都没有受到什么抵抗。
他们只记得自己势如破竹。
他们只记得自己是百里挑一的精锐,被伯彦疯狂训练了半年多。
训练漂亮的队伍,训练华丽的阵型。
他们只记得在阅兵演武场上,他们惊艳全场,彻底压过了苏曳的新军。
而在这种飘飘然之下,他们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了。
因为江南大营战况告急,所以驻守在新城和六合的九千人,必须撤回五千人。
所以,留给伯彦帮忙守城的人,只有四千人。
加上伯彦的骁骑营,只有不到六千人。
这近六千人,防守一个城池,仿佛还是足够的。但如果防守两个城池,那就非常捉襟见肘了。
所以,是两个城都守,还是放弃一个城,集中兵力守一座城?
这非常让人纠结。
伯彦就召集了十几名军官,开始商议此事。
“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城池,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了,肯定两座城都要守啊!”
“我们捷报已经递上去了,明明夺了两座城池,如果放弃了一座城,那功劳就大打折扣了。”
“秦日刚在江北,总共也就三万多人而已,前几日攻打邵伯镇大营,伤亡了三千多人,如今三万人都不满了。”
“这不到三万人,为了防托明阿和苏曳夺取扬州城,所以扬州城守军至少要一万五,甚至两万左右。那么秦日刚真正用来攻打我们的兵力,充其量一万。”
众人点头,觉得有理。
“前几日,发逆三千五百人去攻打仙女庙营寨,苏曳仅仅只有一千六百人,结果苏曳大获全胜,发逆伤亡千人,可见发逆战力不堪,只不过是江南江北这些绿营更差而已。”
“苏曳守的仅仅只是营寨,尚且能打赢两倍多的敌人。我们守的是城池啊,六千人守城,一万敌人攻城,更没有理由输。”
“而且两座城池都守,还可以互为犄角。”
“所以我建议,招募城中民勇一起守城。六合就在天京北边,对于发逆来说更加重要,所以发逆主力肯定会去攻打六合,我们骁骑营主力就驻守新城,等发逆主力攻打六合危急的时候,我们骁骑营主力一举杀出,与六合守军里应外合,定能杀败发逆,再立奇功!”
“苏曳新军都能打败发逆,我们在阅兵演武上,可是赢了苏曳新军的,他们能做得到,没有理由我们做不到。”
“更何况,我们骁骑营是精锐中的精锐,骑兵就适合野战,届时定能横扫过去。”
于是,伯彦就彻底定下来战术。
两座城,最短时间内招募三千民勇,两座城都守!
……
短短两日之内。
六合和新城两座城池便招募了三千多临时民勇帮忙守城。
作为科尔沁世子,伯彦讷谟祜最大的优点就是大方,舍得花钱。
大笔银子花下去,招募民勇非常顺利。
于是,六合城足足有五千守军。
而伯彦率领骁骑营主力,一千绿营,一千民勇,将近四千守军,镇守新城。
严正以待!
而太平军在扬州城内开始集结。
整整两万七千名太平军主力。
秦日刚也在召开军事会议。
应该怎么打?
首先,邵伯镇大营那边,先被放弃了。
打那里性价比是最低的,那里只是一个营寨,而且守军又最多。
那么是打新城,还是打六合。
“燕王,这个伯彦讷谟祜千万不可小觑,听说他和苏曳在清廷被认为少年双雄,苏曳新军的战斗力,我们已经体会到了,非常厉害。”
“而传闻在清妖的阅兵演武中,苏曳的骁骑营是赢了苏曳新军的。”
“而且,在我们和邵伯镇大营主力激战的时候,这伯彦直接率军夺取了六合和新城,虽然那基本上算是空城,但是他的胆魄和速度非凡,我们一定要重视此人。”
太平军高层闻言,纷纷觉得有理,郑重其事。
秦日刚道:“那诸位觉得,是应该先打新城,还是先打六合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